不少人认为,在满月那天,人的精神状态最差、行为方式最怪异。西方传说里就经常会出现“会在月圆夜变身的狼人”及吸血鬼等形象,到了今天,一些研究者仍在试图找寻月亮的阴晴圆缺与酗酒、癫痫、自杀、纵火、梦游等异常行为之间的联系。在他们的研究报告中也会时不时地提醒读者,诸如“精神失常”(lunacy)和“疯子”(lunatic)这两个词,都是源自“月亮”(luna)这个拉丁词根。
美国迈阿密的精神科医师阿诺德-里博,曾用“月亮效应”(lunar effect)一词来解释月亮和人类行为间的联系,而一些评论家则更喜欢用“特兰西瓦尼亚效应”(Transylvania Effect)这一术语。但是,“效应”一词暗示了二者存在紧密联系,所以这两个术语都不尽准确。 话虽如此,但仍有许多人(包括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学生在内)相信,月亮的确对人产生了某种作用。根据一份问卷调查的结果,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有49.7%的学生承认,一些人的确在满月时表现怪异。在加拿大与新加坡的大学里进行的调查,也显示出了同样的结果。但是,这些真的都是月亮惹的祸吗?
为弄清楚所谓的“月亮假说”为什么会在没有事实根据的基础上仍长盛不衰的原因,研究人员凯利、罗杰、霍顿试图从三方面找寻解释,即传媒影响、知识误读与认知偏见。
传媒影响
如果有谁声称“在满月时,人的行为特别怪异”,那么他一定会受到传媒的欢迎。前面介绍的里博就多次出现在脱口秀节目中,他的研究经美国ABC电视台报道后广为人知。
俗话说“好消息不叫新闻”,如果有人拨打新闻热线爆料“月圆之夜有疯子在街上出没”,那么记者们一定会乐坏的。对于善写故事的记者来说,想找到说故事的人并非难事,比如“邻居家的大叔总是在满月时举止可疑”(谁又没有邻居呢?)。
其实,月亮假说的粉丝们也并不全都以神话传说和个人轶事为根据。里博在没法解释月相变化与行为异常之间的数据关系后,就开始浏览大量的自杀案件报告,之后总结出“在满月期间的自杀行为,都存在某种怪异现象”的结论。对公众而言,奇闻异事往往比真实数据更有说服力。
久而久之,人们过多地接受了媒体播报的这类信息,就会在潜意识里把月亮和人类的行为联系起来。
知识误读
既然月升日落能产生海洋潮汐,那么学者猜测“月亮能影响人类的行为”也不足为奇。里博也支持这种想法。他认为,人体和地球类似,都是由80%的水和20%的其他元素组成的;月相变化既然能导致潮汐,那么也有可能使人体内的某种元素失调,从而使人的行为发生异常。
可惜,这两者根本不是一码事。事实上,地球海洋与陆地的表面积之比才接近于80%:20%,这既不是体积比也不是重量比,根本不能和人体的情况相提并论。因此,里博的推论是站不住脚的。此外,潮汐现象仅在互相连通的广袤水域(例如世界的五大洋)才比较显著,而像内陆湖之类封闭的水域,月亮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,更不用说封闭在人体中的那一点点水了。
最近,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,饱含离子的电离空气容易影响人类的情绪。有一个证据相当引人注目,即阴离子的影响是有益的,能使人们在面对简单工作时改善情绪并有更出色的表现,相反阳离子的影响就不那么好了。然而,这些影响因人而异,并且只发生在个人暴露在高密度的离子环境的场合下(例如实验室中)。
月亮对地球磁场有调节作用,离子同样得遵循月运周期,在满月时,大量的阳离子就会进入地球。尽管如此,与空调排放出的阳离子及被污染的大气中的阳离子相比,其数量还算少的。也许会有人在某个封闭环境中能感受到阳离子的影响。然而,问题并不在于“是否有离子影响”,而是“当满月的时候,这些阳离子含量是否高得足以产生影响”。学者吉尔伯特对于该问题作了研究,他在一个弱智学校里测量了离子浓度,但并没有发现支持离子说的证据,相反却发现新月比满月时出现了更多心理失常的行为。这至少证明了满月时的离子影响并没有说的那么大。
认知偏见
一些认知偏见也导致了月亮影响论的炙手可热,包括选择性认知、选择性记忆和选择性暴露。
首先便是选择性认知。人们更倾向于关注与自身兴趣、经验、态度等相吻合的事件,并且在注意到一些不寻常的行为时,总想追根究底。月亮一直挂在空中,用它来解释奇闻异事是再省事不过了,而且一旦怪事发生,也没什么比满月更能使人印象深刻的了。然而,美国佛罗里达大学通过研究发现,当要学生们分辨出各种月相(比如上弦月和下弦月)时,他们仅仅是凭借运气而非运用知识。看起来,即使是最热衷于月亮假说的支持者,也不能正确分辨出月亮的相位。社会心理学家表示,大部分人做决定的时候,通常都会寻求最简单的解决方法,竭力节省认知资源,寻求来自别人观点的支持,并依靠先入为主的信息做出决定,表现得就像一个“认知吝啬鬼”。我们不妨回头想一想,到底有多少人曾不假思索地断定“只要有不寻常的事发生,那一定发生在月圆之夜”?
第二个认知偏见是选择性记忆,即只记忆对自己有利或只记自己愿意记的信息,而其余信息则被遗忘。人们也许能回忆起任何在月圆之夜发生的不幸事件,而遗忘当天的寻常事件,并且不大会记住发生在月圆之夜以外的怪事。人们很难相信,事情是随机发生并且彼此之间是毫无关联的,尤其当它们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时就更是这样。对于一些人来说,“事物相互之间都是有关联的”并不仅仅是生物学的观点,同时也是启迪他们的思想、引领他们解释无规律分布事件的准则。当我们相信两者间必然存在联系时,我们才会去注意和记忆自己认同的事情。
第三个偏见是选择性暴露,指的是受众在潜意识中,倾向于选择那些愉快的、与自己观点相一致的信息、广告、书籍等,让自己暴露在这些信息的影响下。研究人员奥蒂斯通过调查发现,比起去看爆米花电影的人,那些排队买票去看《第三类接触》(Close Encounters of the Third Kind,一部关于外星人的电影)的观众,会更认可那些支持UFO存在的证据。罗顿和凯利发现,那些逻辑推理能力差和相信诸如轮回转世和占星术的学生,更倾向于认可月亮影响说。
这些偏见表现出来以后,就会变得像一个自我应验的预言,会导致人们采取坚定自己信念的行为。比如说,警察要是相信满月导致犯罪行为,他们就会在月圆之夜更加警惕,而这个行为可能导致逮捕更多的罪犯,进而使他们更加确信这一点。有一项街头调查结果显示,警察确实比路人更支持月亮假说。
综上所述,月相变化与人类行为间并不存在什么因果关系。如果一定要找出二者的具体关系,就必须要跨过两个障碍:首先,独立的研究人员发表的可靠研究成果;其次,这个关系一定得是因果关系而非相关关系。不解决这两个问题,月亮假说就不能成立。
总之,高挂夜空的月亮,确实不应该继续躺枪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