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二班迎来了插班生圆圆,她瘦瘦小小的,模样很可爱。可是接触几天却让老师们头疼不已。
圆圆不吃饭
早上小朋友们排队拿牛奶,她不排队也不拿,老师拿了一袋牛奶走过来:“圆圆,喝牛奶了。”圆圆头一扭,不说话不开口。老师把牛奶放到她手里,她双手直躲,老师把牛奶放到她嘴边,她头一甩,眼睛一闭,看都不看。
午饭是小朋友们最爱吃的红烧肉,泛着油光,散发出诱人的香味,小朋友们吃得可香了。老师见圆圆不吃饭很担心,便端来午饭,将她抱在怀里准备喂她吃。圆圆目光飘忽,就是不看饭碗,也不看老师。老师递出一勺饭菜到圆圆嘴边,柔声说:“圆圆闻一闻,是不是很香,张嘴巴来吃吃看!”圆圆的头晃得像拨浪鼓。“圆圆,你吃饭的话,老师奖励糖果哦!”可是,糖衣炮弹也没用,老师的计策宣告失败。
圆圆属于典型的入园焦虑,对上幼儿园有抵触情绪,心理上的不接受导致行为上的异常。
与家长联系
放学时,老师将圆圆的情况告诉了爸爸,并询问了孩子在家的饮食情况,得知孩子每天在家早饭、晚饭总是吃很多。“孩子有可能不饿。”圆圆爸爸说。
不饿的圆圆每天闭紧嘴巴,就是不吃幼儿园的饭菜。日子流水般过去,每天老师变换花样引诱圆圆:“鸡蛋羹真香啊,尝尝看”“鸡腿多美味,试试看”……任是老师百般诱惑,圆圆的嘴巴“金”口难开。没几天,不吃午饭的圆圆病倒了。
吃饭是人正常的状态,长期不吃饭,肯定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。家长不重视,只凭教师单方面努力,孩子不吃饭的问题得不到改善。
孩子生病了
三天后,圆圆终于来幼儿园了,这一次,老师下定决心,一定要做好孩子和家长的工作,想办法让圆圆吃饭。
游戏间隙,老师看圆圆心情很好的样子,便与之谈心:“圆圆,你为什么不吃饭呀?”“我只吃奶奶做的饭。”圆圆回答。老师灵机一动,放学时请圆圆爸爸带来家里的碗和调羹。第二天午餐时,老师悄悄拿出圆圆家的碗,盛满了饭菜递给她:“圆圆,爸爸刚才送来了奶奶做的饭菜。啊!怎么跟幼儿园的饭菜一样呢!”老师故作惊讶。圆圆看了看自己的碗和调羹,又看看其他小朋友碗里的饭菜,还是不动弹。
小孩子有自己的观察力,有自己的认知与思考,圆圆仍然不吃饭,说明老师的“表演”砸了,让孩子在观察中发现了不妥。
亲情陪护
没办法,老师将圆圆的事情向年级组的老师们请教,大家各抒己见。有的说,不吃没什么,饿了,总有吃的时候。周老师还列举了原来班上的例子,有个孩子到了小班下学期才开始吃幼儿园的饭菜。有的老师说,不吃饭不行,实在不行让孩子家人来幼儿园陪陪孩子。
老师依计而行,请圆圆爸爸午饭时来陪孩子,果然,孩子见到爸爸喂她,大口大口地吃饭。后来爸爸让她自己吃,她也能爽快地拿起調羹自己吃饭。
每个孩子出现入园焦虑的表现形式不一样,有的哭,有的闹,有的撒泼打滚,也有的是默默对抗。圆圆不吃饭,就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拒绝上幼儿园,拒绝接受老师的关爱。对于这样的孩子,教师应允许家长适当的陪护,帮助孩子适应幼儿园生活。
独立吃饭
孩子独立吃饭可是小班孩子的生活要求,老师设计了以下三步曲:
第一步,减少陪护时间。
吃饭时,老师暗地里与家长联系,于是出现了下面一幕,圆圆爸爸打来电话,“圆圆,你先吃,爸爸一会儿到!”圆圆听了爸爸的话,自己先吃起来。如此三番几次后,圆圆习惯了爸爸晚来。
第二步,减少陪护次数。
随着圆圆渐渐习惯幼儿园生活,爸爸逐渐减少了陪护次数,老师对圆圆解释说:“爸爸刚打电话说厂里开会,可能来不了了,他说你是乖宝宝,相信你一定能自己吃饭!”老师扬扬手中的小粘贴说:“你自己吃饭,小粘贴就奖给你哦!”圆圆听了,大口地吃起饭来。
第三步,做好情绪抚慰。
自从圆圆爸爸以各种借口减少来园陪护次数,加上圆圆逐渐适应幼儿园生活,圆圆已经能和其他孩子一起吃饭,一起游戏了。偶尔闹情绪,老师的小粘贴、小红花、小糖果等礼物帮上了大忙。
孩子不吃饭怎么办
手机用户点击浏览器底部 ≡ ↗ 或右上角 ┅ 等按钮,收藏或分享到朋友圈
赞 订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