刚出生的小蛇只饮水而不进食可活半年以上,有的甚至可耐饥至第二年春夏才开始摄食。在动物世界中,蛇类的耐饿本领实在惊人。以常见的蝮蛇来说,生物学家做过试验,既不给吃食物又不让喝水,它们平均可以活上78.2天。其中,活得最长的竟达170天,活得最短的也有34天。如果让它们喝点水,其耐饥饿能力可提高一倍以上,平均可活148.4天,最长的活了392天。
其他种类的蛇,还有能耐饥两年以上的。据报道,曾有一条蟒蛇,不吃不喝,整整活了2年又9个月。日本蛇类研究所饲养的两条眼镜蛇,饲养人只给它们喝水而不给吃任何东西,在3年又2个月中活得很好。就蛇类的耐饥时间与它们的“天年”——自然寿命相比较,真令人咋舌。
蛇类为何具有如此高超的耐饥本领呢?这主要是因为它们有一套独特的“节能术”,对于能量的积累和消耗,能做到“开源节流”。平时,它们能因时制宜,广泛开辟食物来源:地上跑的兽、草上跳的虫、水中游的鱼、空中飞的鸟,都是它们的食物。在消化过程中,它们能高效率地吸收营养成分,储藏在体内的“能量库”中,却很吝啬地以最节约的方式支出。
蛇類吃东西实际上是“囫囵吞枣”的,虽然“慢咽”而不“细嚼”——有时连“粗嚼”也没有。可是在消化吸收上却极为细致。大约经过5天,进肚的食物连骨头也会被消化得精光。若要寻找残留,只能在其粪便中找到一点兽毛、鸟羽、鱼鳞之类。
蛇类拥有强大的消化本领,归功于它体内含有的丰富的酶——一种生物催化剂。特别是毒蛇,其蛇毒中含有不少能消化蛋白质的酶,所以其他动物被它咬上一口,就像被注射了一种特别的酶剂,中毒的动物会很快死亡,不久即被毒蛇吃掉。
蛇类除了有这种特殊的消化本领外,消耗能量也非常低。因为它们是变温动物(冷血动物),体温可以随着环境温度的高低而升降,不需要消耗很多能源物质来维持体温。对蛇来说,别说春夏秋冬四季的体温不同,就是一天中体温也有变化。夏天,清晨时蛇的体温是23℃~24℃,到了赤日炎炎的中午,则自然变温可达40℃。蛇的体温的这种自然变化,节约了大量的能量。拿体重相等的大蟒蛇和猪来相比较,如果猪每天消耗150份能量,蛇只要1份就够了。至于在4~5个月的冬眠中,蛇的能量消耗更是微乎其微,其体重却只减轻2%左右。有人研究过一种冬眠后的红点锦蛇,剖开其肚子,发现它经常动用的“能源物资”——肠系膜上的脂肪只用去了一半,足以在春暖时节与新补充的食物能量相衔接。
那么,蛇类为什么在喝了水后更耐饥呢?这与一般动物乃至我们人一样,因为水虽不是食物,却是维持生命正常的生理活动所不可缺少的。这方面蛇不具特殊性。但奇特的是,饥饿的蛇在喝不到水时,能从仅有的“能源物资”中分解蛋白质、脂肪等,以此得到所需的水分。
蛇的这种生活习性,对我们是不是有什么启发呢?
懂得“节能”的蛇
点击手机浏览器底部 ≡ ↗ 或右上角 ┅ 等按钮,可收藏或分享到朋友圈
赞 订阅